/ January 10, 2022/ ASF, MacroGard, 中文/ 0 comments

一、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

1.非洲猪瘟病毒属双股线状DNA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病毒粒子结构类似于虹彩病毒科;基因结构和复制方式类似于痘病毒科。因不产生中和抗体,故无血清型概念,但已证实有24个基因型。

2.非洲猪瘟病毒可编码150~200种蛋白质,认清功能的结构蛋白有50余个,其中,参与病毒复制的蛋白大约为30个,其他蛋白质的作用尚不明了,是疫苗研发困难的根源。

3.非洲猪瘟的潜伏期5 ~ 19天,猪场发生非洲猪瘟执行拔牙式清除之后,再过20天,猪群不出现新发病例则提示猪群暂时安全。

4.非洲猪瘟病毒生命力顽强,可以在水中存活70天,粪便中存活160天,木料中存活190天,泥土中存活205天,冻结肉中存活1000天,蜱虫体内可代代相传。

MacroGard – 迈得佳 : 源自欧洲,动物专用免疫调节剂, 生物安全防范 + 迈得佳免疫调节剂,是经过中国,越南和菲律宾非瘟疫情检验证实的对抗非瘟的利器。 了解详情 >>

二、非洲猪瘟的判定

因多方面原因,当前猪群疫情发生后到底是不是非洲猪瘟大多不能通过实验室确诊,只有从临床症状表现靠经验判定

1.急性型外观症状:

(1)母猪:母猪开始发病,体温40℃~41.5℃,不管什么成分,打针就吃;

第2天,出现欲呕或吐出黄色胃内容物;第4天,耳朵或臀部开始发红

第7天左右,个别猪肌注后针孔一直不凝血而血流不止;

第10天左右体温开始下降;再过2~3天后鼻子冒血或拉血,2天内死亡,

病程可达10 ~27天。

(2) 育肥猪:母猪发病后若不及时拔牙式清除,半月左右,育肥猪发病

陆续出现耳朵、臀部发红,一圈一圈出现,一头一头发生,2~3天死亡;

发病11天左右,进入死亡高峰,有的猪体表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死亡率90%~ 100%。

2.慢性型外观及剖检特征性症状:

(1)母猪多表现流产,流产胎儿体表粘附多量血液,母猪呼吸改变,关节肿大、跛行

(2)育肥猪多表现腹部皮肤坏死性黑斑;

(3)剖检可见肺脏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炎症。

3.急性型非洲猪瘟与急性型典型猪瘟的剖检症状比对:

区别点 非洲猪瘟(ASF) 典型猪瘟(CSF) 
病原 双链DNA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属单正链RNA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病程 病程短,3~5天内死亡率100%病程1~2周,猪瘟疫苗可治愈
体温 波浪热,死前一天体温显著下降稽留热,41.5℃左右
胸腹腔胸水、腹水、心包大量黄色积液基本无胸、腹水
心脏黄色积液,心肌扩张冠状沟有出血点
脾脏 又大又黑,易碎大小正常,有树枝状梗死
肾脏黄豆大四方斑块状出血针尖状出血点
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严重出血如血块淋巴结大理石样或外围出血
胆囊壁 布满小出血点,充满血液和胆汁只有个别小出血点
胃内血性分泌物,整个胃内红褐色胃底腺区红布状出血,无血性内容物
喉头喉部下三分之一处出血斑喉部上端樱桃红色出血点

三、非洲猪瘟的防治现状

1.迷信:包括对疫苗和对生物安全的迷信

1)对疫苗的迷信

① 疫苗不是落水后的救命稻草,而是防止落水的防护堤坝:

任何疫苗都不是100%的保护率,非洲猪瘟疫苗至今并未获得成功,但面对养猪业基础设施天壤之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错综复杂的现状,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商榷。

② 疫苗污染是近年来混感多发的根源:

相邻猪场接种疫苗的种类、毒株不同、接种剂量大小不一、接种方法千差万别,实实在在导致了某些养猪户接种的疫苗种类越多死猪越多、花的药钱越多的现实。

③ 新疫苗的不确定性:

崭新的非瘟疫苗什么时间能应用于临床?到底多高的保护率?有哪些风险?价格是否高的离谱?没人能够说清楚。

④ 猪市与猪群安全的辩证:

财富险中求,即便是非瘟疫苗能够达到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所有人养猪都安全的时候,猪价就不会再好到哪里去。

2)对生物安全的迷信

生物安全不仅仅是指“消毒”,人员流动、饲料原料、老鼠苍蝇等动物也是疫情传播的罪魁祸首

与网上流传的略有不同的新24字诀可供参考:看好门,关注邻;管住车,筑好窝;消好毒,用好料;勤观察,狠拔牙。

2.防治理念混乱:

(1)有人说要增强免疫力。

(2)有人相信神通广大的中医和无所不能的中药,甚至要刺穿病毒囊膜。

(3)有人主张拔牙式清除。

(4)官方说全部扑杀、治疗违法。

作为一个基层兽医和养猪人面对疫情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具体步骤该怎么操作?最终兽医眼睁睁的看着死猪遍地而坐以待毙;养猪人抱着“人的命、天注定”的消极心态而惶惶然不可终日。

四、非洲猪瘟防控体系的建设

非瘟的防控要靠“四习(细)”——习性、细节、习惯、细胞

1.掌握非瘟病毒的习性:

(1)非瘟传播速度并不快,是一头一头发生:

该习性要求我们以后养猪要改造猪舍,尽可能做到小单间、小火锅(不通槽饲喂);务必要设置病猪隔离圈,以便在疫情判定不明确时能够及时隔离病猪、防治扩散。

(2)非瘟如影随形:

该习性要求我们要远离拉猪车,清粪、喂料工具要每天消毒,墙壁灰尘、蜘蛛网要及时清理,工作服要每天清洗。

(3)非瘟生命力顽强:

病毒在腊肉中可存活140天,冻结肉中可存活1000天,该习性要求我们坚决不吃外来猪肉及肉制品。

(4)非瘟懂得潜伏:

病毒在蜱虫体内代代相传,犹猪、丛林猪感染后可不发病,该习性要求我们以后养猪除了做好圈舍及周边的消毒工作以外,还要做好猪场周围灌木及草丛的农药消杀工作。

2.关注日常管理的细节:

(1)外界防护,决定猪群是否容易感染非瘟疫情:

彻底消灭苍蝇、蚊子、蜘蛛、蜱虫、老鼠、野猫、麻雀、蚯蚓等动物

(2)发现疫情之后,拔牙的时间和力度决定是否清场

发热猪是否第一时间发现?处理是否优柔寡断?拔牙必须稳、准、狠

(3)生物隔离,决定能否将传播链有效截断?

不经消毒人不进猪圈,工具不二次使用

(4)规范免疫决定疫情发生后生死率:

免疫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照抄别人,也不是越全越好。

3.养成生物安全的习惯:

非瘟改变的不仅仅是养猪业的格局,更是养猪人的习惯

(1)非瘟之后,要养成不在原圈打针治疗的习惯

(2)要像重视免疫程序一样重视圈舍及周边的消毒程序和猪场周围的消杀程序。

4.维护自我保护的细胞:

做疫苗的要深入研究病毒本身,这是专家们应做的事,没有疫苗是专家的责任;

搞养猪的要用心做好自我保护,这是养猪人应做的事,猪活着才是我们的责任。

一个人体质健壮,偶尔一次感冒了可轻松自然扛过去;而一个人旧病缠身,偶尔一次感冒了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而突发中风或死亡。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非瘟要来你阻挡不住,我们需要做的是即使非瘟来了,我们的损失也要最小化。

亚健康是近十年来威胁养猪人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减少非瘟造成的损失,还是要祛除猪群亚健康,还给猪群一个健康的细胞。

1)学会尊重猪的想法,猪才不给你找麻烦:

尊重猪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合适的营养,猪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

2)三分治、七分养,才能减少亚健康:

改善肠道内环境、提升采食量,亚健康猪群的采食量一般比正常减少5%~20%,因此一定要保证饲料的有效浓度。

(3)清除免疫抑制性病,亚健康危害就变轻:

① 科学使用疫苗:

确定免疫程序应区分轻重缓急,危害严重、发生后无有效治疗措施的烈性病毒性疾病应优先预防(如猪瘟、口蹄疫等);对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宜在配种前就做好预防,并且免疫后半月内,不宜接种其他疫苗;重视对后备母猪及种猪的免疫,构建健康种猪群;尽可能地提高母源抗体水平。

② 改善动物健康:

猪群稳定时,不用抗生素保健,可适当调理猪群肠道健康,加强营养,提高猪群免疫力;降低猪只病毒易感性,提高病毒感染阈;发病猪日益增多,有疾病爆发迹象时,要及时隔离病猪,每一天随机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曲线,并准确诊断,找到根本病因,及时选择针对性药物(抗生素),早期治疗。

4)疾病早发现,就能省下钱:

对猪瘟、蓝耳病、猪伪狂犬、圆环病毒等危害普遍的病毒性疾病,规模化猪场要一年检测两次;要坚持早中晚三次猪群巡查制度,发现异常猪只要立即诊断或隔离,以免一头发病污染全群;要详细做好生产记录,可通过一定时间段内生产记录的比对而发现问题;要重视每一天随机进行的体温测量,可通过猪群体温变化而感知猪群的稳定状态。

Share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